视频民间老话的美句(视频民间老话的短语全新版)

时间:2024-01-22 02:53:07

1、走不到一条道儿上(惯)比喻不是一条心,合不来。 也作“走不到一条路上去”。

2、慢走跌不倒,小心错不了(谚)走路步子放缓点,就不会被绊倒;做事从容谨慎,就不会出差错。指做事出错,往往都由于粗疏大意。

3、掉下个树叶也怕砸死(惯)形容人非常胆小怕事。

4、惹了一鼻子灰见“碰了一鼻子灰”。

5、树荫底下使罗盘——阴不阴来阳不阳

6、抓住小辫子清朝时,男人头上梳辫子。抓住辫子,就可 强行拉着人走。辫.柄音近,借指挑错儿,抓把柄。浩然《山 水情》:“同时,你们也得给我做脸,别让反对我的人抓住任 何小辫子。”

7、 一箭就上垛垛,箭靶。喻立即生效,容易成功。成语: 一拍即合。明代《金瓶梅》:“你不知,他爹大小事儿甚是托 他,专信他说话,管情一箭就上垛。”

8、猪八戒抱个猪娃娃——有其父必有其子

9、年三十看皇历——好日子过完了(歇)好日子:本指吉利的日子,转指美好的日子。指好日子就要结束了。

10、身在曹营心在汉(惯)曹营:东汉末曹操的军营。汉:因刘备后来建立蜀汉国,故用来代指东汉末刘备一方。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,刘备的盟弟关羽在与刘备失散后,被曹操收降,关羽身在曹营,却心向刘备。比喻人在一方,心却在另一方。 也作“人在曹营心在汉”。

11、白娘子哭断桥——想起旧情

12、吃罢晚饭,我坐在屋里做作业,不知怎么,一连写错了好几个字。我说笔不中,纸不行,一气之下,不写了。奶奶说:“袄袖长,怨他娘,他娘怨剪子,剪子怨铁匠。”(河南·登封)

13、打夹帐(惯)指交易中,中间人暗地里索要财物。

14、打蛇先打头释义:比喻打击敌人或坏人要击中要害。例句:“打蛇先打头。”这是一句俗话。跟敌人斗争,要打就打在敌人的太阳穴上,陶家妈妈上午还说了的。

15、鱼儿蹦到沙滩上(惯)比喻陷入绝境。

16、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见“疑则勿任,任则勿疑”。

17、大地养活人民,英雄保卫祖国。

18、刀伤药虽好,不破手为高虽有办法挽救,也不要麻痹大 意,还是以不出事为好。类似的:药虽好,不如不害病。李 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:“从前只说好刀切药不如不划破 口,现在看,打破脑袋不怕用扇煽,这条命是从汽车轱辘底 下拾来的。”

19、甩袖子(惯)形容什么也不管不顾。

20、瓮里走了鳖——左右是他家一窝子(歇)左右:反正。指某事反正是他家里的人干的,与外人无关。

21、英雄所见略同(谚)指分析形势或设计谋略,英雄豪杰的观点见识,往往是不谋而合的。 也作英雄所见,毕竟相同。 英雄之士,所见略同。

22、麻雀打鼓——跳(调)皮

23、 拔了萝卜眼儿在位置仍然存在,基础没有损失。眼儿, 也说:窟窿。沈从文《长河》:“是的,肥水不落外人田,拔了 萝卜眼儿在,占了小小便宜,少了什么!”

24、听见风就是雨——瞎猜

25、六月不热,五谷不结(谚)五谷:泛指粮食作物。农历六月,三伏天气,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,此时要是天气不热,五谷就难以结出果实。指六月大热,是农业生产的需要。

26、三贫三富才到老(谚)三贫三富:多次的贫富变化。指人生一世,往往会经历多次的贫富变化,不会一帆风顺,一成不变。

27、交白卷(惯)1指考生在考场上什么也没答上来就交了卷子。2指回答不出别人的提问,或任务没完成。 也作“缴白卷”。

28、教的言语不会说,有钱难买自主张(谚)别人教的东西往往难以化成自己的东西说出来,做事贵在自己有主见,不盲从别人。

29、屎巴巴棍子搭戏台——臭架子

30、给别人当枪使(惯)比喻被人利用,去伤害他人。 也作“给人家当枪使”。

31、阎王讨债——催命鬼

32、把煮熟的鸭子闹飞了释义:比喻把到手或即将到手的好处丢掉了。“闹”又作“弄”。例句:这一来倒不好了!别的都是小事,老爷那个天性,倘然这一翻脸,要眼睁睁儿地把只煮熟了的鸭子给闹飞了,那么怎么好?

33、分银子都会有人骂(谚)给大家分银钱,也会有人发怨言。指再有益的事情,也会有人不满意;或人多了,再好的事,也难保人人都称心。

34、解铃还得系铃人据《指月录》记载,法眼和尚提出一个 问题:虎颈上的金铃谁能解下来?有个泰钦和尚说,挂铃的 人能解下来。借指出了事情,应由当事人自己去解决。成 语:解铃系铃。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这都是汪太太生出来的事, 解铃还须系铃人,我明天去找他。”

35、扁担上搁鸡蛋——好险;冒险;危险;不稳当;不稳

36、恨铁不成钢(惯)比喻恨所期望的人不长进.不成材。 也作“恨木不成梁,恨铁不成钢”。

37、算总帐(惯)指把过去所有的错误.罪行加在一起清算。

38、桑条从小拗,大来拗不直(谚)桑树的枝条要想培直,必须在它嫩小的时候;长成粗枝便无法拗动。 比喻教育后代必须从幼小时抓起,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

39、电信局的话务员——耳听八方

40、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意为人和物均有所长,也各有所短,扬长避短才是正理。此俗语源出《楚辞·卜居》,屈原忠而见疑,求问龟卜,詹尹回答说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;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用……龟策诚不能知此事。”意思是说,作为标准的尺寸,有时不能用作标准,用以比喻龟卜虽是替人决疑的,但有时不能决疑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中曾引用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”,另一番新意,用以比喻白起.王翦两人之智略各有长短,批评两人替秦国打下了天下,却不能替秦国守天下。白起.王翦都是盖世无双的名将,本可为万人景仰的英雄,但白起暴虐,坑杀赵四十万长平军,不免横死;王翦不谏秦始皇行仁义,其孙受殃。这样,两人的短处,使他们不能成为人们的楷模,不免使人惋惜。司马迁用“尺短寸长”来评论,表现了他反的思想。后世从司马迁的评论中得到启发,运用“尺短寸长”这一俗语,则泛指人和物均有所长,也各有所短,世上没有完人,扬长避短,发挥人的最大潜能。

41、东葫芦爬西架(惯)长在东边的葫芦却爬上了搭在西边的瓜架上。 比喻事情奇怪,不合情理。

42、人心隔肚皮,虎心隔毛翼释义:比喻人心难测,要真正了解很不容易。例句:现在是革命时代,只讲干革命不讲打天下,但是人心隔肚皮,虎心隔毛翼,真正的革命派当然很多,假革命准又能保其无?

43、举头三尺有神明(谚)神明:神灵。迷信认为神明就在人的头顶上方看着人,人的一善一恶都瞒不过神明。

44、宋太祖陈桥兵变——取而代之

45、书店里失火——字燃(自然)

46、光棍遇着没皮柴(惯)没皮柴:剥了皮的木柴,一根光光的棍子。 光棍遇到光棍。比喻遇到了对手。 也作“光棍撞到没皮柴”。

47、哥哥今年十五岁了,可他做事随随便便的,妈妈总是不放心。一天,哥哥告诉妈妈,说自己在学校交了一个新朋友。妈妈提醒哥哥说:“交友要小心,植树要植根。交上坏朋友,迟早要丢丑。你们要互相鼓励着上进才行!”(广东·龙门)

48、鱼靠水,箭靠弓,人民自古是英雄。

49、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释义:鹌鹑:一种小乌,也叫鹑,雄性好斗。比喻人失利后,完全丧失了战斗力。例句:“是啊,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,这家伙上不了阵势。”老孟也附和道。

50、马善被人骑,人善被人欺(谚)马老实驯服,骑它的人就多;人忠厚软弱,就有人来欺侮他。指人固然要善良,但不可软弱,以免受欺侮。 也作马善有人骑,人善有人欺。 马善被人骑,人弱被人欺。 人善被人欺,马善被人骑。

51、一只脚难走路,一个人难成户。

52、隔山买牛——不知公母

相关推荐

热点推荐